主办单位: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
搜索

阿什哈巴德总体概况(2016年版)

阿什哈巴德市是土库曼斯坦首都,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科学中心,阿什哈巴德州首府

地理位置

阿什哈巴德是卡拉库姆沙漠中的一个绿洲城市,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,卡拉库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处大约东经58度,北纬38度。海拨215米,占地约300平方公里。

阿什哈巴德市分为6个区:Bergaransi区(Беркарарлыкский район),Kopetdag区(Копетдагскийрайон),Bagyalakshmi区(Багтыярлыкскийрайон),Arcebarsky区(Арчабильский район),Abadan区(Абаданскийрайон),Rajabadi区(Рухабадскийрайон)。

二、自然资源

阿什哈巴德曾受沙漠影响而严重缺水,但自从1962卡拉库姆大运河通到这里后,市内缺水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。市内主要街道的两侧铺设了一条宽半米左右的水渠,用以浇灌着路边的花草树木。土库曼人尤其重视植树造林,在阿什哈巴德城区及周边,到处可见大片新栽的小树苗。

三、气候特点

由于阿什哈巴德位处于卡拉库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处,阿什哈巴德的北部与沙漠接壤,距离科佩特山也只有25公里,因此当地的气候为典型大陆性气候的沙漠气候,夏季漫长,炎热干燥;冬季短暂,温和而少雪。昼夜温差较大,日照极为充分。1月平均气温4.4℃,七月平均气温27.7℃。全年的总降雨量也只是227毫米,当中以三月和四月最潮湿

四、人口状况

2014年阿什哈巴德市人口约为65万人。据土库曼斯坦国家统计局2006年数据,阿什哈巴德市有77%的土库曼斯坦人,剩余的23%为俄罗斯人、亚美尼亚人、乌兹别克人、乌克兰人、阿塞拜疆人、土耳其人、鞑靼人、波斯人、哈萨克人等逾100个民族。

五、经济发展

阿什哈巴德不但是土库曼斯坦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还是工业中心,有机器制造、电机、玻璃、食品加工、纺织、金属加工等工业,主要农业产品有棉花、小麦、瓜果蔬菜等,交通运输以铁路、公路运输为主,航空运输亦发达。阿市有电力、食品加工、轻工、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等工业部门。

截至2007年,阿什哈巴德的天然气和学校教育是免费的,公共交通、居民用电、座机电话仅是象征性的付费,国有经济占有绝对地位,除油气资源以外的工业品,尤其是轻工业品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。

20141-4月,阿什哈巴德市计划投资额完成138.2%,比2013年同期增长88.2%1-6月,餐饮企业零售贸易额增速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19.2%

社会发展

阿什哈巴德位于卡拉库姆大沙漠南部边缘,是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。交通运输以铁路、公路运输为主,航空运输亦发达。外里海铁路在本市设站。萨帕尔穆拉特·尼亚佐夫国际机场位在本市约10公里处。土库曼航空的总部也设于本市。阿什哈巴德也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于中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。与独联体各国、伊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德国、土耳其、英国、阿联酋和泰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,与中国乌鲁木齐通包机。

阿什哈巴德市主要医院有土库曼巴什中央医院、阿市国际医学中心等。

文化发展

1.教育

设有土库曼科学院、沙漠研究所及抗震建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,有土库曼大学和工、农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和造型艺术博物馆。

国家科学院下辖十五个分支研究机构。有国立马赫图姆库里大学、医学院和工学院等十余所高等学府。

市内设有高等学校、剧院和博物馆等设施。还有创建于50年代初的国家科学院,它拥有16个研究机构,其中的沙漠研究所、太阳能研究所和防震研究所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。

2.新闻出版

全市共有4家剧院、7家影院、5家博物馆。有《中立的土库曼斯坦报》,《复兴报》、《土库曼斯坦报》、《阿什哈巴德晚报》等十余家报社,两套电视节目。

3.旅游

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由土耳其出资兴建,19981112日开馆。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南侧,气势恢宏,占地22,500平方米,16,000平方米用于展览。主楼设会议厅,展厅、办公室、仓库、技术修复部和咖啡厅等。4个半圆形露天剧场在主楼外侧。博物馆展厅设独立厅、自然厅、原始史厅、古代厅、中世纪纪厅、民俗厅等,展品约2万件

阿哈尔捷金马和种马场关于阿哈尔捷金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。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,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。此马体态匀称,威武膘悍,力量大、速度快、耐力强,性情暴烈,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。马神态威严,步伐轻盈。德、俄、英等国的名马大都由阿哈尔捷金马交配培育而成。常见的毛色有淡金、枣红、银白及黑色等。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。亚历山大 · 马其顿、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。在中国历史文献中,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大宛良马。据说,史书中的血汗宝马即源自阿哈尔捷金马。1945年朱可夫元帅检阅胜利仪仗队时所骑的就是阿哈尔捷金马。国际马业界极为推崇阿哈尔捷金马。1986年在巴黎凯旋门杯赛马比赛中,赢得冠军的阿哈尔捷金种马丹辛格 · 勃里伊弗被以5,0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,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。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,始建于1922年,前身为里海养马厩,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。1992年尼亚佐夫总统访华时赠给江泽民主席一匹名为阿赫达什(意为白石)的阿哈尔捷金马尚驯养在此。现土库曼斯坦共有五个国营大型马场,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,000匹。1992年以来土库曼斯坦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,同美、法、俄、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合作

独立柱(俗称8条腿)是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主要建筑之一,位于阿什哈巴德城东南地区的土库曼巴什林阴路。独立柱柱高91米,表明土库曼斯坦于1991年独立。柱周围有众多土库曼斯坦历史著名人物雕像,西入口有土库曼斯坦首任总统尼亚佐夫的铜色雕像

地毯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心,1993320日经总统批准建立。博物馆面积1,178平方米,陈列不同时期各种图案地毯、挂毯共 1,000余件。馆内展出2块巨型地毯,一块为土最大的地毯,294平方米14m×21m),重1吨;另一块为189平方米18m×10.5m)。此外,还展有百万线头地毯(1平方米有1,148,000个线头)和双面地毯等。土库曼地毯蕴含着土库曼民族的审美情趣。土库曼民族的各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毯纹饰。现今的土国旗和国徽上都绘有地毯纹饰。

鲁赫耶特宫位于总统府对面,已成为阿什哈巴德市的象征之一。宫殿的大理石主体和天蓝色的圆顶与市中心建筑群浑然一体。会议大厅可容纳2800人,根据需要还可用作歌剧厅、话剧厅和电影厅。一层设有各国首脑大厅。由法国布伊格公司承建, 199912月竣工。土第9届长老委员会、人民委员会和民族复兴运动联席大会于去年122729日在此召开。

中立门是阿什哈巴德市主要景点之一,位于中立广场,主建筑高75米,有电梯通往观景台和咖啡厅。三个支撑脚分别代表新土库曼斯坦三个不可分割的基础:中立、独立和民族团结。顶部12米高的尼亚佐夫总统金像随太阳方向旋转。19951212日,联合国18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赋予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地位,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,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门,它象征着土和平和开放的对外政策,展示了对世界的友好态度,表明对人类幸福未来的乐观和信心。

地震纪念碑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立广场上,紧邻中立门和总统府。1998106日建成。纪念碑分为上下两部分。上部是一只十五米长的青铜公牛,公牛的颈上顶着一个皲裂的球体——象征着地球,裂开的地壳上有一位女子双手擎着小孩。设计思想取材于突厥民族的传说:他们认为地球是由一头巨牛驮着。女子与小孩则象征着永恒和人类的延续。下部是基座,基座的内部是地震博物馆,主要展出一些有关阿什哈巴德48年地震以前、地震后以及现今的风貌的图片。在博物馆入口处的墙上有一座壁钟,时针指着112分-阿什哈巴德地震的发生时间,以纪念这一惨剧-1948106日凌晨112分阿什哈巴德发生里氏910级地震,死亡16万人,整个城市几乎被完全摧毁。

文/宋澄 摘编


Copyright©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-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
开启辅助工具